刊名:心理科学进展
曾用名:心理学动态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主管:中国科学院
ISSN:1671-3710
CN:11-4766/R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1.489796
被引频次:131455
数据库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2017);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2019-2020);CSSCI中文社科引文索引(2019-2020);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18);统计源期刊(2018);期刊分类:心理学
有人说,过于追求完美、经常郁闷、经常心态失衡,或者高频率的脾气暴躁者,即使不是,也很容易患上抑郁症。
据专业人士介绍,如果上述状况时间较长或达到较重程度,就很需要去看心理医生,否则将会日趋严重、充满后患。
有位总是“闹心”和“焦躁不安”的朋友,多年如此,但就是不承认自己有心理疾病。后来,闹到了连自己都不得不承认“内心受尽折磨”,甚至“生不如死”的程度。后来经多家精神卫生医院和多位心理医生诊查一致认定,他已经患上了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
其实心理疾病属于精神类疾病,与身体某部位或某器官的疾病大有不同。所谓焦虑症、抑郁症等一些心理状态明显异常的现象,都属于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据有过切身体验,并有一点调查研究的人士介绍,简单说,心理疾病与正常的心理失衡和心理问题,往往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
比如,正常的人都有“闹心”的时候,但闹心严重,且时间较长还不易好转,就可能是心理疾病;
比如,正常的人遇到不顺的事都有“郁闷”的时候,但郁闷严重,且时间较长也不见解除,就可能是心理疾病;
再比如,正常的人遇到生气的事都有发火的时候,但其发火严重,且时间较长还越发暴躁,甚至难以控制,就可能是心理疾病。
可见,心理疾病就是一种心理“过激”及其导致的行为“偏激”,以至难以自拔。
心理疾病的较大弱点也是较普遍的或矛盾的特征有:
1、不承认自己有病,且拒绝去医院看医生;承认自己有病,且对自己的病症的臆想后果十分恐惧。
3、心情不好时过分看大事情的不良后果;心情很好时又什么都不在乎。
4、情绪高涨时过分看大自己的水平和能量;情绪低落时过分贬低自己。
5、心理异常时对一切都不感兴趣,且什么都不想干;心理正常时干什么事都特别较真,且特别追求完美。
6、遇到矛盾时,思想和行为偏激,甚至“得理不饶人”;矛盾冲突后又时常经过反思后知道后悔。如此等等,其错综复杂乃至变化多端的种种现象,就是再正常的人很难说清。
从直接的角度上看,其心理正常与异常,只是同一反映的不同程度,但其中却包含着有病与无病之间的“量变到质变”问题。
其类似现象,又不同属性的交织和纠缠,不仅导致了病情诊断对中间界限的不易界定,也导致了相关病人对是否有病的迷茫,甚至于坚决回避。
其有过切身体验并有一点调查研究的人士坦言:既然已经出现一些心理疾病反映的朋友,哪怕您还不具备真正病人的“资格”,可一旦感觉明显,且难以自制,你就必须正视现实,克服回避心里,积极求医问药,并把经过较好接触的医生当做朋友和知己。并且,实实在在地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按照“医养结合”、“医患配合”及“自我调整”和必要的条件支持,尽快把异常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疾病调整过来。
这里,有几位心理疾病痊愈者们,实实在在地告诉有关朋友:有关病友或亚病友及其亲人家属,只要能够放下顾忌,积极求医,并以科学、耐心的态度对待专业治病和自我调整,所谓的心理疾病、心理障碍和那时常笼罩心头的乌云一定被彻底驱离,那等待你的必定是充满阳光的美好明天。
-3/.21..59
文章来源:《心理科学进展》 网址: http://www.xlkxjzzz.cn/zonghexinwen/2020/0911/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