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心理科学进展
曾用名:心理学动态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主管:中国科学院
ISSN:1671-3710
CN:11-4766/R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1.489796
被引频次:131455
数据库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2017);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2019-2020);CSSCI中文社科引文索引(2019-2020);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18);统计源期刊(2018);期刊分类:心理学
《万物的古怪秩序》是一本非常高超的脑科学、意识现象研究科普书。相较于那本被很多认知领域人士奉为经典的《笛卡尔的错误》,这一次作者达马西奥试图提出一个系统,更为完整、深入地阐述自己对意识现象的自然科学解释。
《万物的古怪秩序》 作者:(葡)安东尼奥·达马西奥 译者:李恒威
作者不但扩大了意识现象的思考范围,将包括单细胞生命在内的多种生命形式一并纳入意识现象研究的比较对象,而且提出了将人类道德标准、文化价值判断标准置入生物学研究发现的设想。无论爱好文科理科的读者一定都会大开眼界。
这本书可以作为三本书来看待,它实有着三重身份。一重是脑科学,一重是哲学,一重是心理学。
1.脑科学
脑科学是时下最热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作为一本脑科学的科普书,它还有一个很大的价值表现,就是“新”。原文书是2018年出版的,相当新鲜。
这本书所分成的三部分章节,可以简要地理解为:
一、作者对人的意识现象的解释的基础;
二、作者对人的意识现象的阐述;
三、作者本着自己对人的意识现象的观点,对一些普遍的文化、哲学主题的简要比较。
第一二部分有一点生物学方面的基本概念,其实并不难以理解。第三部分比较轻松,而且我以为思考的密度和品质胜过《人类简史》。
2.哲学
作为一本哲学书,这本书的第二部分差一点就揭开了自我意识的神秘面纱,十分令人激动。我是一字一句地反反复复地读下来的,深感值得。
以往总感觉哲学这门学问已经没有新的事物可从它悠久的身躯内部诞生的了;随着自然科学在生命科学,尤其是遗传、认知科学、脑科学、智慧现象、意识现象、心理学、生物的社会属性等方面的铺展和深入,人类积累的人文知识必将进行一次重新的甄别和验证(注意:我并没有说“替代”,而这也与本书作者的观点一致)。
可能阅读时还需要留意一件事,比如书中频繁出现的基本概念“表象”、“感受”、“感觉”、“意识”、“主观性”、“视角”,它们在作者笔下的含义并不是哲学中的含义(而且它们在哲学里也没有统一的含义,在每个哲学家笔下也经常不一样)。
作者其实是在这本书的阐述过程中,在他的思考体系里定义了以上名词,阅读时留意便可理解。
这同时意味着,这本书把关于自我意识的那些哲学概念附着到了生物学,尤其是脑科学的研究实际中,在谈到“价值”时作者的意图更是明确。
总之,我第一次感到那些在哲学书里很容易陷入不知所云之境的词汇落地生根了。自然科学分化独立之后,搁浅了几百年的哲学终于有希望不再是空谈了。
3.心理学
作为一本心理学相关的书,本来它就是符合认知研究领域的,它阐述的内容其实正是很多心理学基本理论、概念的实体基础。大量的心理学研究对象(比如感觉、感受、情绪、推理过程、决策、人际互动等)自不必说。
而我想冒昧提一下的,是比如“意识、潜意识”这对关键概念。在心理学里这对概念并没有精准的、落于实体的解释。而在这本书作者提出的系统中,似乎能找到意识、潜意识之所以能够被主观注意聚焦或忽视的具体动作。
我以为“意识、潜意识”这一对词汇的命名也许存在误导,仿佛意识分为明暗两种似的,叫做“意识、前意识”也许更贴切一些。
我之前刚刚读过彼得森(火热的龙虾教授)的《人生十二法则》。继而翻开《万物的古怪秩序》,发现它完全可以作为之前那本心理学书的自然科学支持。
最后,我画蛇添足地给其他读者的几点小的建议:
1.本书的文字是很精确的。作者思维是很严谨的,而且由于涉及的内容经常和哲学无异,很多句子是很有哲学味的,也许刚刚读起来会有些费力。但是比起罗素、康德的句子还是容易理解得多的。
当然,较真读起来也很累,尤其第二部分,我是反反复复一字一句看下来的。但是绝对值得。
我建议想精读的读者用那个很简便的阅读方法,用铅笔画横线,标出句子的主谓宾。我就是这么干的(而且我竟然没有发现错字或语病,加分)。
文章来源:《心理科学进展》 网址: http://www.xlkxjzzz.cn/zonghexinwen/2020/0926/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