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Message

刊名:心理科学进展
曾用名:心理学动态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主管:中国科学院
ISSN:1671-3710
CN:11-4766/R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1.489796
被引频次:131455
数据库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2017);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2019-2020);CSSCI中文社科引文索引(2019-2020);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18);统计源期刊(2018);期刊分类:心理学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疫情局部反复易引起老人心理焦虑 专家建议提高

来源:心理科学进展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1-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专家建议 “迎战”坏情绪 提高心理“免疫力” 【现实挑战】部分老人受疫情信息影响,产生焦虑、恐慌、失眠等症状 【应对策略】老人自身要放松心情,合理管理慢性疾病;子女要接

专家建议 “迎战”坏情绪 提高心理“免疫力”

【现实挑战】部分老人受疫情信息影响,产生焦虑、恐慌、失眠等症状

【应对策略】老人自身要放松心情,合理管理慢性疾病;子女要接纳长辈担忧情绪,多陪伴缓解其孤独感

在疫情出现局部反复的情况下,部分老年人心理受到冲击,产生焦虑、恐慌、失眠等症状。心理专家提醒老年人,要正视这种情绪,积极应对,提高心理“免疫力”。

日前,本市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活动轨迹涉及酒店、饭店等地,这让年过七旬的黄凤迎焦虑不安:出门回家总是反复洗手,因周围人轻咳或打喷嚏而惊恐,身体一旦出现乏力、咽干等症状就怀疑自己被传染。

跟黄凤迎住上下楼的李女士直言,自己已有半个月没睡好觉了。“担心过年回不了老家,担心独自在老家生活、又爱打牌的老伴儿会偷偷组局,担心儿媳妇乘公交上下班不安全……”总之各种担心,让李女士变得忐忑,晚上睡不好觉。

安全感下降、更易出现焦虑恐慌情绪的老人不在少数。家住朝阳区姚家园附近的李文艳也变得有些敏感,反复给子女打电话,确认每个人的安全。“母亲会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追踪各种报道,常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转发与疫情相关的信息,这其中不乏未经证实、没有科学依据的,而且一看到我就反复跟我讨论疫情进展。”李文艳的女儿对母亲的这种行为表示理解又担忧,“母亲的行为有些过了。尤其是某个地方出现新的疫情了,她会骤然紧张。只有把这种紧张传递给我,她才不会那么惴惴不安。”

事实上,老年人在疫情下面临着许多挑战。比如待在家中更久,与其他家庭成员、朋友和同伴缺乏面对面的人际接触,他们的工作和其他活动也不得不停止。还要被动接收诸如“又有新增确诊病例了”“疫苗接种爆满,今天预约不上了”“又有人隔离了”等等这些信息。与此同时,大多数老年人患有基础疾病,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更高,他们还承受着对疾病和死亡的焦虑和恐惧。

“疫情防控期间,老年人出现一些如紧张、恐惧、无助、压抑、吃不好饭、睡不好觉等情况,是正常的疫情应激反应。但老年人应正视这种情绪,积极应对,提高心理‘免疫力'。” 国家心理二级咨询师祝赫指出。

如何有效疏导疫情造成的不良情绪?祝赫建议老年人,做一些让自己放松下来的活动,可通过音乐、运动、整理老照片、看报纸书刊等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如果紧张、恐惧情绪持续存在,可通过互联网和心理援助热线寻求专业支持,或者进行有效的精神药物维持治疗。

同时要合理管理慢性疾病,坚持服药和监测,保证身体健康。一旦怀疑自己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要尽快去医院检查,这也是解决 “疑病”的最好办法,给自己“我没有被感染”这样的积极暗示。关于疫情信息,要做到不盲听、盲信,不信谣、传谣。

此外,子女、孙辈要尝试鼓励长辈,对其表达出的担忧,要给予认可,接纳情绪存在的合理性。利用假期或在家办公的空暇时间,多陪伴长辈,也可以缓解其孤独感。对于独居、空巢老人,家人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等与其保持交流,互相关爱和鼓励。

文/张美荣

来源:北京青年报



文章来源:《心理科学进展》 网址: http://www.xlkxjzzz.cn/zonghexinwen/2021/1130/893.html


上一篇:甘肃将根据疫情形势变化科学精准研判,逐步调
下一篇:离婚就离婚,王岳伦最后一句为什么要这么写